首页 >> 辛亥革命:启蒙、光荣与梦想 >> 辛亥革命:启蒙、光荣与梦想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长公主 妈妈 假面(全两册) 闺宁 阳春止水 快穿攻略:撩男神100式 BE狂魔求生系统[快穿] 双龙戏珠 蛊真人 庆余年 
辛亥革命:启蒙、光荣与梦想 梅毅 -  辛亥革命:启蒙、光荣与梦想全文阅读 -  辛亥革命:启蒙、光荣与梦想txt下载 -  辛亥革命:启蒙、光荣与梦想最新章节

附一(3/7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虽然端方对于近代国家主义很有见地,但由于阶级出身的束缚,他的观点还是偏向亚里士多德的《政治学》及罗马法中的那种比较原始的概念。正如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那样,国家中必须有一种最高权力存在,这种权力可在一人、少数人或多数人之手。而罗马法的理论承认国家的终极权力在于全体人民,但又承认人民已将此种权力委托“皇帝”。作为国家主权的执行者,“皇帝”的意志,当然具有与众不同的法律效力。

估计端方还受过英国政治学家托马斯·霍布斯观点的影响:“国家政治制度,如果放任个人的任性和自由,则社会必将成为一个人对人都是豺狼的社会。”(《利维坦:教会和公民国家的内容、形式和权力》)

清末类似端方这样改良者的悲剧,就在于他们过于珍惜已经存在的秩序和制度,太相信人性本恶的理论,对国家(皇帝)的功能过于强调,特别着眼于集中权力和强有力的国家的建设,对于“民主”深意却置若罔闻。所以,对于端方和许许多多的满汉利益集团的朝臣来讲,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的学说最为妥当,那就是在大清国实行“开明专制”。

“开明专制”,在清末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如果得以顺利实现,对于苦难的中国人民来讲,在某种程度上有可能给人以看到“天光”的感觉。法国启蒙大家卢梭所宣扬的“天赋人权”和“社会契约”,听上去天花乱坠,实际上在清朝这样东方封闭性国家的可行性非常差,特别是所谓“天赋人权”,连边沁都认为那是类似宗教福音书的“臆想”,而“社会契约”,则是一种历史的“虚构物”。在一个混乱的时代,“个人在实际情况下提出的要求都是随意而无节制的”(边沁),所以,个人的要求、愿望,都不可能构成权利!在帝国背景下,端方等人认为,只有强有力的帝国法律才具有命令的特性,才可以免除受限制的痛苦而增加自由的快乐。可以想见,端方的政治主张一直是偏向于保守主义的国家主义。

如此见识如此才,依旧不能免于政治漩涡,慈禧死后,袁世凯被贬,端方也失势,被夺职罢官。直到1911年5月清廷宣布“铁路国有”后不久,朝廷才重新启用端方,委任他为督办粤汉、川汉铁路大臣。

清廷之所以让已被免职的端方去督办铁路,在于他先前有过“路事”经验——1905年他任湘抚时,曾与张之洞一起处理过废约赎路之事。所以,当时端方这一级别的清廷“大吏”,只有他懂得这个行当。

四川保路运动进入高潮后,为了配合赵尔丰在四川的镇压活动,清廷授予端方调遣四川新旧各军的权力,并给他加一顶“钦差查办大臣”的帽子。

被迫上任的端方本人,绝非可简单描述成是为清廷保驾护航的“反动派”。他本人的主观意愿,不仅反对“铁路国有”,而且更反对“主权洋有”。

仔细回忆端方先前在江苏巡抚、两江总督任上所为,他一直支持商办铁路(或绅办铁路),并着力维护国家主权。随他而行的亲弟端锦,一直在各国留学。端锦在国外所攻专业,就是铁路专业,并著有《日本铁道纪要》一书。端锦也是清廷“铁路国有”的反对者。

端方、端锦兄弟俩人,相携而出,很有劝谕四方之志。他们的目的,无非是想替朝廷平息骚动。可惜的是,哥俩命苦,从此踏上不归路。而“铁路国有”最大的推手、邮传部大臣盛宣怀本人高卧京中,却把端方推出来顶缸,冒天下悠悠之口,踏鄂川魑魅之途。

临行前,端方上奏折,希望朝廷收回“铁路国有”的成命。但是,被盛宣怀所迷惑、把持的枢臣会议否决了他的建议,严催端方上路。见事已至此,他只得附合上旨,电告涉路有关省份的督抚,让他们协商会办。

经行路上,端方一直在湖北拖延。他反复上折,坚决反对盛宣怀那种更进一步刺激川地士绅的“洋商包工”做法,以图迁就民意。京城邮传部由盛宣怀做主,内阁也不干,还拒绝了端方提出的国家另辟新线开筑新路的要求,不给川地士绅一点回转余地。

赵尔丰制造“成都血案”后,端方意识到川地已是待炸的大锅,更不想前去。朝廷发出一道又一道“催命符”,逼他“即刻”入川查办。被逼无奈,端方只得携湖北新军第八镇部分士兵离开武汉,乘“楚同”舰,经水路往四川走。

到了宜昌后,他电报上奏,与朝廷、盛宣怀反复理论,甚至一度想辞职不干。就这样,他在宜昌拖了十来天。清廷不许,电谕他火速入川。

11月11日武昌起义爆发后,端方在夔州(今奉节)滞留了两日。朝命严催,不得已,他在11月13日那一天到达资州。七天前,清廷已下令任命他为署理四川总督。

此次携兵入川,端方一路上对民对兵竭尽赤诚,每饭只有白饭咸菜,沿途所住房屋无非是“养猪堆粪”之屋,着实难为了这个素有洁癖的大学问家。

艰辛如此,他不辞劳苦,每到一处即鸣锣聚众,宣示朝廷“德意”,劝说川民,以语言化解地方的动乱。鉴于四川各地“同志军”蜂起的现实,端方不敢再走,只能愁守资州孤城,观察形势。
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 我真没想重生啊 斗破苍穹 大奉打更人 完美世界 道君 吞噬星空 针锋对决 蛊真人 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 夜的命名术 ABO垂耳执事 怪物被杀就会死 痛仰 老祖宗她又美又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