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孔子的智慧 >> 孔子的智慧全文阅读(目录)
大家在看 蛊真人 庆余年 大奉打更人 丑闻 假面(全两册) 我的诡异人生 再世权臣 心眼 阳春止水 大明最后一个狠人 
孔子的智慧 林语堂 -  孔子的智慧全文阅读 -  孔子的智慧txt下载 -  孔子的智慧最新章节

第十章 论音乐——《礼记·乐记第十九》(1/3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

音乐出于人的内心。人有感于心,就表现于声音便有了节奏,便是乐。所以,太平盛世的音乐安详而愉快,政治也清平。乱世的音乐怨恨而愤怒,即因其政治之错乱。亡国的音乐悲哀而愁思,当时的人民必流离困苦。由此看来,音乐的道理与政治是密切相关的。

【原文】

凡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人心之动,物使之然也。感于物而动,故形于声。声相应,故生变;变成方,谓之音;比音而乐之,及干戚羽旄,谓之乐。

【语译】

人心自外界接受到刺激,音乐便自内发生。人心受到外物的刺激而起反应,即表现于声音。因反应不同,所发的声音也不同。不同的声音相应和,就显出变化。将此变化列成一定的节奏,则成为歌声。比照歌声而配合以乐器以及跳舞用的道具,就是“乐”。

【原文】

乐者,音之所由生也;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。是故其哀心感者,其声噍以杀。其乐心感者,其声啴以缓。其喜心感者,其声发以散。其怒心感者,其声粗以厉。其敬心感者,其声直以廉。其爱心感者,其声和以柔。六者,非性也,感于物而后动。

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。故礼以道其志,乐以和其声,政以一其行,刑以防其奸。礼乐刑政,其极一也;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。

【语译】

“乐”是由声音所构成,对内心之刺激而来。所以心里悲哀时起的反应,则发出焦急低沉的声音。快乐时起的反应,则发出宽裕徐缓的声音。喜悦时的反应,则发出兴奋爽快的声音。愤怒时的反应,则发出粗野凄厉的声音。恭敬的反应,则发出虔诚而清纯的声音。恋爱的反应,发出体贴温柔的声音。这六种反应,不是人之天性不同,而是因不同的刺激所引起的。因此古代圣王非常重视人心所受的“刺激”。要用礼诱导人心,用乐调和人声,用政令划一行为,用刑罚防止社会的邪恶。礼、乐、刑、政其终极目的是相同的;全是要齐一人心而实现政治清平的理想。

【原文】

凡音者,生人心者也。情动于中,故形于声。声成文,谓之音。是故,治世之音安以乐,其政和。乱世之音怨以怒,其政乖。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声音之道,与政通矣。宫为君,商为臣,角为民,徵为事,羽为物。五者不乱,则无怗懘之音矣。宫乱则荒,其君骄。商乱则陂,其官坏。角乱则忧,其民怨。徵乱则哀,其事勤。羽乱则危,其财匮。五者皆乱,迭相陵,谓之慢。如此,则国之灭亡无日矣。郑卫之音,乱世之音也,比于慢矣。桑间濮上之音,亡国之音也,其政散,其民流,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。

【语译】

音乐出于人的内心。人有感于心,就表现于声音便有了节奏,便是乐。所以,太平盛世的音乐安详而愉快,政治也清平。乱世的音乐怨恨而愤怒,即因其政治之错乱。亡国的音乐悲哀而愁思,当时的人民必流离困苦。由此看来,音乐的道理与政治是密切相关的。若以五音之宫为君,商为臣,角为民,徵为事,羽为物,而此五音协调不乱,就不会有不和谐的声音。宫音乱时,显得慌乱,有如国君骄恣而贤者去位。商音乱则显得倾颓,有如官常败坏而国事阽危。角音乱则显得忧愁,有如人民愁想而隐忧四伏。徵音乱则显得悲哀,有如百事须苦而勤劳无功。羽音乱则显得危迫,有如物资匮乏而民用匮乏。若五音全乱而交相侵犯,国家也就行将灭亡了。古代郑、卫地方的音乐,是乱世的音乐,几乎完全错乱。师涓从濮水上听到的音乐,就是殷纣亡国之音乐。当时政事荒废,人民流离,不知爱国家只图私欲,败坏无度。

【原文】

凡音者,生于人心者也。乐者,通伦理者也。是故,知声而不知音者,禽兽是也;知音而不知乐音,众庶是也。唯君子为能知乐。是故,审声以知音,审音以知乐,审乐以知政,而治道备矣。是故,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,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。知乐,则几于知礼矣。礼乐皆得,谓之有德。德者,得也。

【语译】

声音生于人心,而音乐则通于人伦物理。所以,只听声而不知文理的,是禽兽。只懂声音而不懂得音乐效用的,便是一般大众。唯有君子能懂音乐。因此,从分辨声而懂得音;从分辨音而懂得音乐的道理;从分辨音乐的道理而懂得政治的道理,这才会有全盘治国的计划。所以不知声的人,不可和他讨论音,不知音的人,不可和他讨论“乐”。如果懂得“乐”的功能,大概也懂得礼的意义了。若深通礼和乐,就可称为有德之君。德就是心得。

【原文】

是故,乐之隆,非极音也。食飨之礼,非致味也。清庙之瑟,朱弦而疏越,壹倡而三叹,有遗音者矣。大飨之礼,尚玄酒而俎腥鱼,大羹不和,有遗味者矣。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,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,将以教民平好恶,而反人道之正也。

【语译】

所以最精美的音乐,不见得就是最复杂的音乐。最盛大的宴席,不见得就是最讲究的酒席。譬如周代大祭,伴奏清庙乐章所奏的乐器瑟,只有朱红的弦和稀疏的底孔,一人唱诗,三人和声,所弹所唱的甚为简单,其目的不在于美好的音乐。大祭享之礼,水首要,而盘里只是生肉生鱼,羹汤也没调味,可知其目的不在于口味了。因此,可知先王制订礼乐,不在于满足人口腹耳目之欲。恰恰相反,其宗旨是用礼乐教导人民,使人分辨爱与憎以恢复到天性的真纯。

本小章还未完~.~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 我真没想重生啊 斗破苍穹 完美世界 大奉打更人 道君 吞噬星空 针锋对决 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 夜的命名术 蛊真人 ABO垂耳执事 怪物被杀就会死 痛仰 老祖宗她又美又飒